应城生活网 首页 新闻资讯 蒲城周边 查看内容

武昌一居民收藏清朝房契 175平宅院仅50两白银

2014-7-14 09:19| 发布者: derk2011| 查看: 336| 评论: 0|来自: 大楚网

摘要: 清朝的“房产证”是啥样?昨日,武昌区中营社区梳妆台17号居民胡少成,向我们展示了137年前自家的房契。房契显示,当年他家175平方米的大宅院,是花了50两白银购得的。 我们在胡先生家看到,房契被木框装裱起来,长 ...
    清朝的“房产证”是啥样?昨日,武昌区中营社区梳妆台17号居民胡少成,向我们展示了137年前自家的房契。房契显示,当年他家175平方米的大宅院,是花了50两白银购得的。

    我们在胡先生家看到,房契被木框装裱起来,长约70厘米,宽约60厘米。房契用纸为宣纸,用楷体字清楚地写明了立约人、立约内容、立约时间、房屋边界、朝向、占地尺寸、成交价格、见证人等事项,落款日期是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编者注),虽年代久远,纸张已泛黄,但字迹仍清晰可辨。

    88岁的胡先生介绍,从契约内容看,自己现在所住的梳妆台17号房址,是清朝光绪年间一位名叫郑洪元的人,卖给自己的曾祖父胡之俊的。房契详细说明了买卖情况,并请来邻里作为见证人。房契特别写明了房屋占地长五丈二尺、宽三丈二尺,计有三间正屋、一个套房、一个天井、两个厢房等,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房屋占地面积约有175平方米。这么一间位于武昌城中心的宅院,当时的交易价格为白银50两。

    50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呢?根据资料显示,清朝中后期一个六品官员的年薪是45两白银,也就是说,相当于一个“厅级公务员”13个月的工资,换算到现在并不是一笔很大的数目。

    胡先生称,自家祖上一直居住于此,这张房契是50多年前,他在清扫过世父母房间时发现的,所以就收藏起来。鉴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他并未向别人透露此事。现在,他自觉年事已高才向子女公开。子女将其拿到字画装裱店,给房契加装木框保护起来。而房契记载的带天井的宅院,也早已变成两层小楼。

    谱牒专家、湖北省图书馆研究员昌庆旭说,这张房契历时137年,保存完好,对研究当时社会经济、风俗民约有着较高价值。



    小编观点:真是眼泪掉下来啊!小编掐指一算:175平米大房子,只要11000元!不知道我们 应城生活网和应城社区的朋友们有没有想和小编一起穿越回古代的想法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 联系我们
  • 邮箱:1000000#qq.com(请把#改成@)
  • 电话:0000-000000
  • QQ客服 1000000
  •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早上9点至下午5点)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QQ|申请友链|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应城生活网 ( 鄂ICP备12013467号-4 )

GMT+8, 2025-8-28 20:24 , Processed in 0.134155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QQ: 1000000

    客服电话

    400-8888-8888

    电子邮件

    admin@admin.com

    在线时间:8:00-16: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