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有了这个黑名单后,知道方向问题了,按照指导卖好种子、好肥、好药,我们农民们放心。”3月27日一大早,应城市陈河镇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户黄建国收到了应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发放的农资产品“黑名单”,按照这份“黑名单”,老黄进货放心多了。
老黄说,他销售种子化肥已经有18个年头了,前两年就因为没有“准头”,购进了一批假冒伪劣化肥,使得农户和自己蒙受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春耕在即,正是农资产品的销售旺季,应城市工商部门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市场监管,并推进“黑名单”制度,构筑起农资产品“安全网”。
据了解,这份农资产品“黑名单”,是湖北省工商局近两年来对全省农资产品进行抽样检测,连续两年同一厂家、同一品牌检测不合格的农资企业清单。应城市工商部门根据这份清单,结合全市的农资产品抽查情况,印制成资料发放给所有乡镇销售网点,确保了农资供应安全稳定。
接到湖北省工商局农资商品“黑名单”后,应城市工商部门迅速对辖区内的城乡经营户和经营网点进行了督导检查,一经发现对湖北省工商局列入黑名单的农资产品,立即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同时要求农资经营户严格把好进货关,让农民群众能够用上放心的农资商品。
同时,应城市工商部门还提早部署“红盾护农”保春耕专项行动,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采取多种措施严把农资商品安全关,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截至目前,应城市工商部门检查农资经营户233户次,抽检农资商品90余批次,查扣不合格种子156公斤,受理并处理涉农投诉30余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25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