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驴友”徐晓光,笔名“苍狼”,经历颇为传奇:当过兵,打过工,做过警察,还曾在宜昌城区一家酒店做过高级管理人员,如今是一名探险作家。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十大徒步人物评选中,徐晓光和演员陈坤、花甲背包客等名人榜上有名。正在神农架热拍的中美合拍电影《大脚印》,徐晓光又变身副导演,并客串中国警察角色。8日,记者联系采访了这位传奇“驴友”。酷男人“不安分” 走在人群中,徐晓光很容易被认出,不仅因为他高大帅气的外表,更因为他保持多年来着装风格——一年大多数时候都穿军装。徐晓光说,对一个男人 酷男人“不安分” 走在人群中,徐晓光很容易被认出,不仅因为他高大帅气的外表,更因为他保持多年来着装风格——一年大多数时候都穿军装。徐晓光说,对一个男人来说,知识和阅历应该写在脸上,气质和风范则应该表现在衣着上,服装不一定要是最好的,但一定要是适合自己。 偏爱军装,和徐晓光近30年的当兵和从警经历分不开,他说也许是一种情结难以挥去,而且这些服装还有一个优点,都耐脏。徐晓光说他服装的来源有两个,一是赞助商提供的户外专业服装,另一个是在超市买的批发汗衫,最便宜的9元钱一件,一买一打,穿两年没问题。 分享到 徐晓光在电影《大脚印》中饰演中国警察 图由本人提供 穿军装给人的感觉是酷,而徐晓光的行为更酷,他说自己骨子里就是“不安分的人”。除了科考探险,他喜欢各种极限运动,如漂流、滑翔伞,玩摩托车,他开过各种摩托车,还骑摩托车穿越过青藏高原,玩滑翔伞也出过几次事故,胳膊和腰部都骨折过。现在,徐晓光说自己参与的极限运动少了,主要是怕出事故给人添麻烦。 被“冰川女神”诱惑差点冻死 2000年,徐晓光结束警察生涯,开始转向生态科学考察活动。在积累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后,徐晓光出发了。 他先后参与并组织三峡问候珠峰摩托车环保万里行、驾摩托车穿越滇藏、青藏高原,还徒步穿越考察大巴山、穿越神农架、汉江文化漂流探险考察、金沙江上游生态考察、长江源头生态漂流探险考察,以及冬季穿越江源、可可西里、格拉丹东、昆仑山科学考察活动。 2009年,他又加入了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为中国找水》新疆、西北水资源独立考察活动,穿越青藏高原、新疆阿尔金山等,驾车涉冰河,进入格拉丹东冰川。回忆起那一次经历,徐晓光说自己和死神擦身而过。 “科学考察是一个自找苦头甚至是‘找死’的活动,当时进入格拉丹东冰川后,被美丽的‘冰川女神’诱惑,陷入了冰河,夜晚气温降到零下10多度,夏季帐篷加上不够厚度的羽绒被,盖在身上像报纸一样,后半夜时,他脚下的血液开始凝固,差点冻死,后来连脚趾头盖也冻掉了……” “没能力改变有能力记录” 在朋友们的眼中,徐晓光很能跑,也很善于跑,但这个跑,不是指简单的“跑路”,是“冒险”更是“考察”。徐晓光说,探究未知领域,虽然有很多风险,但是只要超越了,就是一种心灵与感官上的“逾越”。 徐晓光说自己是一个很矛盾的人,别人看到他的总是很“光鲜”的一面,开着车到处跑,很潇洒,但独自笔耕的时候别人看不见,“很苦,我的文学基础底子不够,只有后天补拙”。如今,徐晓光一有时间就看书,什么书都看,也喜欢随手记下心得,随手写点什么。 此次能当选中国十大徒步人物,徐晓光获得的是科普创新奖,因为一直以来他以民间的力量去进行科普,并且从事的是别人没有做过的考察项目。他说,在发达国家,民间的科学力量是影响政府决策的主要力量之一,但在中国,民间科学考察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没有财团的支持,缺乏资金和装备,需要参与的人付出很多,时间、金钱、家庭的温馨等等。 在科考中,徐晓光亲眼看见了大气候的改变与人为的干预与破坏,他说自己没有能力去改变,但有责任把看到的东西写出来,让更多的人关注生态,关注母亲河,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徐晓光介绍,他将在《大脚印》剧组度过一个多月的拍摄生活,完成拍摄任务,他还有个秦岭野生动物考察计划。当记者问及今后的打算时,徐晓光说他不可能每天都在考察,他感觉累了,也想歇歇。他还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小小梦想:在宜昌找块土地,盖个小院子,种点瓜果梨枣葡萄之类,时不时邀好友几人喝点茶聊聊天。 但他最希望看到的是,应城有更多市民加入到徒步运动中来,能走出去感受大自然最原生态的美,“因为生命的真正乐趣在于探寻未知。” 走出格拉丹东 岗加曲巴冰舌 格拉丹东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同时,格拉丹东雪山冰川的伸缩变化, 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极具科研价值。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的复杂险恶,导致缺乏直观抵近定点持续的研究。杨勇的目标是在那里建立一个持续的观测基站。 格拉丹东主峰:6621米:藏语为:高高尖尖的山峰 。 92年96年地质环境专家杨勇和记者税晓洁分别以原始的方式抵达主峰脚下的岗加曲巴冰川,完成了定点考察。07冬季笔者和税晓洁李国平准备以单车沿尕尔曲(岗加曲巴冰川主流)冰河而上,最终车陷冰河无功而返。12年7月随杨勇考察队再次抵近又被冰川洪水逼退。走近她需要智慧、勇气和运气。 2014年6 月三江江源科考科队和格拉丹东主峰登山队在杨勇带领下再次进入冰川。此次抵近沿尕尔曲而上,涉苔藓草甸,走山脊越河谷,顺利抵达格拉丹东主峰脚下。随后在5370断氧层生活考察五天四夜,科考队完成了既定研究计划。 考察 王兵登山队在主峰建立了C2营地,因气候恶劣未能冲顶,但也是迄今为止在该主峰中最好的纪录。五天中队伍经受了缺氧,雷暴,冰雪等极端天气,撤出后每台车多伤痕累累,北京前来支援的88153切诺基大梁一侧折断,减震报废两根,但仍冲出困境,于前晚回到青藏线,我与北京猴哥驾驶其“残缺”身躯连夜翻越唐古拉山至拉萨维修站,进厂大修。工作照片随后续发,以飨一直关注我们的亲朋好友! |
老汉在田间捕鳝鱼时踩到一枚“铁疙瘩”,经专家鉴定,它是一枚航
滴滴车主接了一单,两乘客从武汉拼车去深圳,傍晚时分行至鄂赣省
应城市教育局关工委负责人以周恩来总理来访应城的历史为切入点,
应城市公安局义和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走访时获悉,义和镇陶柳村有
湾子与该公司仅一条马路之隔。居民家距离厂子最近仅约20米。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