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百姓衣、食、住、行四件大事,住是其中一大。人类之居住不单是住房子,也是住环境。每每看到环境污染方面的报道,心中都有一种隐痛。企业和地方政府往往在污染问题上讳莫如深,能敷衍则敷衍。对记者尚且如是,更不要说对想要个说法的当事人了。如此态度,何来蓝天碧水,何来百姓安居? 府河,是湖北省境内一条河流,它源起洪山灵官垭,途径随州、安陆、孝感、武汉汇入长江。宜化集团旗下的湖北双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双环公司),就坐落在应城市东马坊街道的府河南岸。 2013年9月,该公司因超标排污导致府河“毒死鱼”事件发生引发社会关注,许多民众也由此了解到致污企业原来是世界上最大联碱生产企业的上市公司。“毒死鱼”事件刚刚过去两年多,双环公司因废水烟尘管控不严、污染当地居住环境而再遭居民诟病。 “老八栋”104户居民的梦魇之痛 老八栋生活小区地处双环公司生产区域东侧,一条约八米宽的废弃水泥路将小区和双环生产区隔开,生活区内的8栋住宅楼已经历了46年的风风雨雨,由于年久失修如今早已显得破败不堪,顾名思义,这也是“老八栋”名字的由来。 3月1日下午,就居民反映的双环公司污染当地居住环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居住在这里的退休职工,已经七十岁高龄的黎华中老人就是其中一位。据黎师傅说:“我退休16年了,在这个小区住了20年。自从搬到这里,就没有踏实的睡过一个囫囵觉。刺耳的噪音和刺鼻的气味整日整夜都没停过,折磨得我们这的居民无法承受。因为我们住的都是好几十年的老房子,隔音和封闭效果都太差,就是在屋里紧闭门窗也不管用。在这个小区里住的人,几乎都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和失眠疾病。从去年7月份开始,我们就开始向政府和双环公司反映,就是没人管”。 不到五十岁就退休的女退休职工张建勇是这样说的:“我和黎师傅搬来的时间差不多。老八栋104户都是双环企业的内部职工。2001年以前我们还都是企业内部生活区,那时有什么问题企业都给解决。2001年房改时我们这儿的住户都办理了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成了个人的房子后就变了。特别是宜化集团接管我们公司后,为企业减负把学校、幼儿园和医院都推向社会了,从那时起我们小区的问题就没人管了。现在,我们住的环境你看看是人住的吗?都被双环的化工厂包围了,西边只隔着一条马路,围墙那边就是化工厂的制盐车间盐水池和合成氨车间,我们晒衣服都不敢在外面晒,盐气太重晒不干,灰尘也大。 黎华中师傅提出让记者到家里阳台去实地感受一下。 黎师傅的家就在小区西北角二层,从那里可以很直观的看到西北两方双环化工厂生产区。老人卧房的窗户正对着厂区北墙,从窗口望去,厂区内的一切尽收眼底。黎师傅说:“这就是公司刚建成的一个项目,叫什么哎乐基(后经记者了解,是LNG液化天然气),反正我也不明白,都已经试车了。”说着,黎师傅把我们带到客厅的阳台上,用手指着西边七八米左右的厂区围墙说:“那里面是合成氨车间和制盐池,再往西就是锅炉,每天散发出来的油渍灰尘都是从那儿吹过来的,” 离开小区,记者来到双环幼儿园,幼儿园里的操场上空无一人,四周凌乱的摆放着锈迹斑驳的儿童游乐器械。 传达室走出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记者问起幼儿园周围环境情况,老人说,这是当地惟一一个幼儿园,虽然环境很糟,很多家长没办法才把孩子送来。目前这里入托的孩子将近300人,有企业职工的孩子,也有外面的孩子。老人说:“听说要把幼儿园搬走,地方都选好了,可是一直没有消息了,这需要很多钱的。特别是旁边(指老八栋)小区住户,找了很多次了,光搬迁费就需要好几千万呢,谁拿这么多钱啊?”在路边记者又走访了附近的居民。其中一个中年妇女说:“这里的环境噪音、烟尘把孩子们都害苦了,去年厂里的8月份和12月份发生了两次爆炸,当时有的孩子都吓抽筋了。现在孩子们吃饭、玩耍都在房间里,不敢出来,环境太差了。” 这里目前居住的104户200多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双环公司的退休职工。2006年宜化集团接管双环公司的十年来,企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生产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随之带来的环境恶变,成了老八栋居民挥之不去的梦魇之痛…… 污水口排出黑水 厂区内连冒黑烟 湖北应城市以“膏都盐海”之称而名扬四海,也正因为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盐、膏资源,众多生产盐碱化工产品的企业应运而生,宜化双环是其中最大的化工企业。 3月1日上午,有当地村民说双环公司在府河的排污口还会经常排放黑水。于是,在村民指引下,记者沿隔蒲潭大桥下西行约500米处,来到双环化工的排污口。从上午八点至十点两个小时的观察中,记者发现不断有浓墨般的黑水间歇排出并伴有浓烈的刺鼻味,用试纸测试ph值显示为8~9弱碱性,虽在允许排放范围之内,但目测污水色度却未达到排放要求。记者看到排污管道两侧的坡地,很大部分颜色发黑土质松散,经询问吴台村村民得知,造成这些土地变质的原因是由于以前排污渠内的污水溢出漫渗所致。村民还说,双环公司自从“毒死鱼”事件之后,现在看着好多了,可是厂里还会时常冒出黑烟。 中午时分,记者穿过厂区大门走进双环公司的生产区,看到有两处生产作业区域冒出黑烟,烟尘在大气中慢慢散去。经询问厂内职工,冒烟的地方是7、8号锅炉,隔了短短的十分钟左右,又有一股黑烟冒出。而四周工人对此似乎早就习以为常。一个多小时,记者身上明显感到飘下的烟尘颗粒发粘,落在身上很难抖掉。在记者向一些过往的工人了解生产区域环境情况的时候,有的工人很警觉避开了,也有的工人认为冒点黑烟没什么大不了的。 宜化双环解释称“没问题” 带着老八栋生活区居民所反映的居住环境问题和双环化工厂排放黑烟黑水的疑问,记者于3月2日上午采访了宜化双环。公司办公室熊(音同)副主任和安全环保部杨副部长出面接受了记者采访。 生产厂区冒黑烟,杨副部长认为其中原因,是封闭不严造成跑冒情况的发生,加上现在的职工大多都是九零后,在工作中缺少责任心,出现跑冒现象没有及时处理。他说:“厂里烟尘排放不是主要污染物,这些能通过加强管理改变的都不是问题。 至于府河上的双环排污口排放出黑色污水,熊副主任说:“有锅炉燃烧后的剩余杂质和生活污水混合通过这条排污管道排出,颜色上可能就会有一些变化,但肯定是达标的”。随后又补充说:“当然,我对环保不是很专业,说的也不一定准确。”杨部长解释排放出现黑水有许多原因,他说:“生活污水反冲也会出现变色,把那个水取出来看还是蛮清亮的。肯定是达标的,如果不达标,在线监测就会报警,再说,环保局在厂里安装的在线监测点,双环公司都没有钥匙,根本进不去。”记者问,污水排放有没有色度标准和要求,熊副主任明确回答:“没有”。
老八栋居民和双环幼儿园所担心的环境安全问题,熊副主任是这样说的:“这个问题公司已经和他们交涉很多次了,我们也给他们解释的很清楚,他们所担心的LNG项目的安全,当地安监环保部门进行过多次评估论证,最后环评和安评都批复了,这就说明这个项目的安全是有保证的。幼儿园属于个人承包的,现在那里还是我们公司的土地,我们找过幼儿园协商,但是他们不想搬离,我们也没办法。”杨副部长说这个新建项目到老八栋小区的防护距离别说50米,连100米都有。 记者希望双环公司能够提供LNG项目的环评和安评文件,杨副部长认为这是企业内部文件,不方便提供。 记者致电业内人士了解到,污水排放的色度有具体标准,所排放的污水即便是COD和氨氮都符合标准,悬浮物等其他物质一样会产生色度变化,这需要通过水样化验检测才能查出来是什么物质。但目测色度达不到要求是不能排放的,这是肯定的。长江流域支、干流的沿岸企业,污水排放要求会更严苛。 LNG(液化天然气)属于高效节能的清洁能源,因其燃烧充分干净,很多行业都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气设备替代以前的煤电设备。从宜化双环所公式的《合成氨系统废气综合利用项目》环评内容显示:噪声防护所采取的措施显示:主要噪声源为空压机和生产设备,在风机进出口安装消音器,厂区周围和高噪音车间周围种植降噪植物。而从居民反映和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实际情况,并未看到在新建项目周围有种植的植物带。安全防护距离在环评中并未显示,只显示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内容,即:经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估,确定此项目不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记者在相关官方网站上没有找到该项目的安全现状评价,企业也拒绝提供。 宜化双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担当起更多的责任回报社会。而目前应城市东马坊住在化工厂边上的老八栋104户居民和幼儿园200多个孩子所处的环境状况,无声地击中了当地政府和宜化双环的环境软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