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闯关创业板成功过会,成了大股东与5家PE的财富盛宴,百余名普通员工却无缘这次财富盛宴。《金证券》独家了解到,富邦科技曾经在2010年计划对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甚至已经完成前期尽职调查、员工深度访谈和草案制订等工作。但其招股书中却显示,公司轰轰烈烈的股权激励计划最终没能兑现,成为“黄粱一梦”。并且,公司官网中关于股权激励计划、营业收入等等企业新闻报道,竟然集体“失踪”。
吊诡现象的背后,究竟潜藏着怎样的秘密?
“失忆”的股权激励
据《上海证券报》2011年5月报道,“富邦科技2010年8月聘请人力资源制定股权激励实施方案,范围涉及创业团队、高管人才、销售精英和技术核心等员工,当时已经完成前期尽职调查、员工深度访谈和草案制订等工作,至于现在进行到何种地步,记者不得而知”。
富邦科技位于湖北孝感下属的应城市,是一家化肥助剂产品的生产商,报告期内公司化肥助剂约占主营收入的九成左右。
“公司曾经在2010年计划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连草案都做好了。”一位采访过富邦科技的媒体记者告诉《金证券》,“这个消息我曾经在公司官网的企业新闻中看见过,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公司最终没有兑现。”
更加诡异的是,《金证券》记者在富邦科技官方网站查询上述信息时,发现该消息离奇“失踪”。值得一提的是,富邦科技十分注重企业新闻发布,从2010年开始几乎每个月都有消息放出,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达到四条。不过,从2010年8月份到2011年5月长达9个月的时间里却一篇报道也没有。
巧合的是,公司制定股权激励方案的时间为2010年8月份,正好是公司新闻报道的“空白期”。
是此间根本没有信息发布,还是有人后期对已发布信息动了手脚?为什么要这样做?《金证券》多次致电富邦科技证券部希望获得反馈,但均无人接听。
高管微薄持股成“陪练”
不仅是销售精英、技术核心等员工的致富梦落了空,那些已经获得股权的部分高管恐怕也难以实现一夜暴富的愿望。
富邦科技表示,公司通过长江创富实现管理、技术人员间接持股,创造了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过,本因作为员工持股平台的长江创富,最终还是沦为实际控制人王仁宗、方胜玲夫妇的控股“傀儡”。
2010年4月25日,王仁宗、方胜玲夫妇控制的应城富邦,将其持有的富邦科技20%的股权(合120万元出资额)转让给长江创富,转让对价为120万元。但仔细翻阅长江创富股权结构不难发现,方胜玲持有长江创富80%的股权,王应宗(王仁宗的弟弟)持股6.35%,而其他14名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从0.23%-1.75%不等。
几轮股权变更后,长江创富目前持有富邦科技17.86%的股份。实际控制人王仁宗、方胜玲夫妇通过应城富邦、长江创富间接控制公司59.91%股份。
至于那些通过长江创富间接持股的管理人员,能分享到的股权能有多少呢?以董秘王天慧为例,通过控制长江创富0.47%的份额,间接持有拟上市公司约4.02万股的股份。按照富邦科技2011年每股收益0.94元计算,参照同行业上市公司目前30倍的市盈率,该股发行价约为21元/股。届时,王天慧的持股市值约为84万元,这和创业板高管们动辄百万、千万的身价相比,相差甚远。
企业收入竟有“三本账”
富邦科技招股书显示,2009年至2011年公司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2亿元、2.13亿元和2.65亿元,这与公司对外宣传的数据、当地权威媒体披露的营业收入数据不同。
据悉,富邦科技曾在湖北人才网发布招聘广告,在公司简介一栏中称,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额3.1亿元,上缴税金2600多万元,出口创汇1000多万元。而媒体报道中又是另一个数据。据《孝感日报》2012年3月份的报道,“富邦科技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3.5亿多元,纳税近2000万元。”
《孝感日报》是孝感市委机关报,创刊于1958年10月1日,是当地的权威媒体。这么多不同的数据,孰真孰假?《金证券》记者将继续跟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