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甘永椿
他从诗林中大踏步走来--记我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原应城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甘永椿 我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专访》系列报道 应城网讯(记者郑蕾) 今年9月22号,我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优秀民间艺人”评选结果9月22号揭晓,颁奖晚会已于国庆节前夕举行。市“四大家”领导出席了晚会现场并为授表彰对象颁奖,整个评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为更好地树立典型,激励先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关注文化氛围,形成鼓励文化人才干事业的良好环境,市委宣传部组织市新闻办、电台、电视台、三家新闻媒体,联合开展了“十大文化名人”宣传报道活动,本网将从今日起陆续推出我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专访》系列报道。http://www.yingchengnet.com/_CMS_NEWS_IMG_/www18/2002-01/01/IMG_5950_b2ce4f37d41c4548904287986127e3b3.jpg我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甘永椿http://www.yingchengnet.com/_CMS_NEWS_IMG_/www18/2002-01/01/IMG_5957_b95a4f8f81db41a7b8cb2f8ecc39295d.jpg退休后,在闲暇之时甘永椿还坚持自己的创作http://www.yingchengnet.com/_CMS_NEWS_IMG_/www18/2002-01/01/IMG_5968_f1f33187bcfb41e0a857d5cb2304cbc2.jpg 甘永椿,1996年主编《应城县志》获湖北省第二届优秀志书二等奖;1986-1992年主编《应城年鉴》获孝感市党史地方志系统优秀作品一等奖;从1997年开始主编《应城诗联》已出版九辑,其本人诗词、联多次入选国家级、省级及孝感市有关报刊杂志并获奖。 他从诗林中大踏步走来——记我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原应城诗词楹联学会会长甘永椿 甘永椿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高中生。他大半生从事编撰工作,为膏都盐海的历史文化、诗词楹联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95年,甘永椿从市地方志办公室主编的位置退下来后, 1999年,他又牵头与本市的诗朋联友程友三、褚远安、陶子琛、刘子骧等同志,组建了“应城诗词楹联学会”,目前会员近100名多名,超过100人。10余年来,甘永椿担任会长兼《应城诗联》的主编,(编辑)出版了《应城诗联》的一到十集。 在《应城市联》首卷,甘永椿写诗贺曰:蒲市吟旌报树迟,艺林待发花千枝。墨襦联苑皆佳对,笔挺诗坛尽妙词。为了促进应城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社会繁荣,甘永椿还经常组织会员们参加各种庆典活动,并带头写诗诵诗。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的时候,甘永椿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律:九十年前耻很多,丧权失地国沉疴。武昌首义终皇统,赤县开天创共和。志士先驱征腐恶,人民继起壮山河。陆台宜释阋墙隙,齐唱中华一曲歌。 甘永椿说:“我认为写诗并不神秘,只要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同志都可以学会写诗。但是写诗容易,写得好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我们在写诗的时候,都要注意遣词造句,特别要注意诗的意境,最重要的还是要与时代同步,与时具进,要宣扬主旋律,为我们今天的盛世的和谐稳定,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为会长和老师,甘永椿一字一行都得精雕细刻,作出表率。他曾对诗友们说,自己是从林中大踏步走来的一粒树种,为的就是将自己的智慧昭示后人,以诗为美,以诗树德,以诗立意。 甘永椿不仅爱富水两岸的一草一木,而且对于家乡的田园风景更是念念不忘。 应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因此文人墨客们触摸桑梓,那豪情激蒲骚文化和蒲阳文化,就会诗兴勃发。 春去秋来10余载,甘永椿除了写诗编书外,还经常抽时间搞义务教学,每周为市老年大学文学班上两节诗词、楹联课,许多银发学子都成了《应城诗联》骨干会员。 近年来,由于甘永椿的不懈努力和拼搏,他的诗作多次在全国各大诗刊社发表,他的作品也多次被评奖。今年被评为市十大文化名人后,甘永椿老会长思绪万千,他说:”同志们评我为十大文化名人,我自己觉得我自己是地道白皮野手,实非文化名人,换句话说,对于这个十大文化名人,是盛名之下,其事难负,今后,在这个文化战线上,尽我自身的努力,需要我出力的我是尽量地出力,不辜负领导和同志们对我的期望,也就是说为我的一生打一个圆满而潇洒的句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