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粉笔卖到联合国
http://www.people.com.cn/h/pic/20120803/98/14670419963431014710.jpg湖北日报讯 图为:五彩粉笔折射刘垸村的缤纷生活,图为村民将晾干的粉笔装入盒中。文/图 记者杨敬文 陈会君 通讯员丁艳红 胡珍明 陶茂车到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一种独特的石膏味扑面而来。放眼望去,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粉笔世界:好多农家的门口,摆放着一个又一个叠架,叠架上层层晾晒着赤橙黄绿蓝白紫五颜六色的粉笔。颜色不同,形状各异,圆形、方形、三棱形,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80%的农户生产粉笔村党支部书记刘汉涛和几位村干部,在村委会办公室简要介绍刘垸粉笔发展史后,领着我们一路向几个大户走去。啊,原来刘垸村生产粉笔历史悠久。“早在解放前,这里就有农民开始制作粉笔,然后挑着担子到周边地区兜售。”刘汉涛说。素有“膏都盐海”之称的应城开采石膏已有400多年历史。纤维石膏储量、品位居全国之冠,被誉为“亚洲纤维石膏王国”,“王国”为粉笔的生产提供了充足原料。除此之外,该市还利用石膏开采加工建筑石膏、瓷用模型粉、食品添加剂硫酸钙、农田粉、石膏雕塑品、石膏装饰材料等数十个产品。刘垸村位于应城石膏产区。许多农民掌握了制粉笔的技术,自产自销,有的为上海、广东等地客户贴牌生产。现在,全村1000户农家,八成生产粉笔,产销量约占全国85%的市场份额。刘汉涛介绍,“起初,生产工艺非常简陋。一袋膏粉和配料,一个塑料模具,一次只能制作35根。经过几次技术革新,现在塑料模具变成了铜模具,一次能制作800根。”在一个生产作坊,技师张宏祥正在现场制作粉笔。配料、点浆、搅拌、倒模、铸型、5分钟后,一铜模粉笔就从生产模具里跳了出来,平摊到层架上晾晒。抹了一下脸上的汗珠,张宏祥说:“制作粉笔要力气,也要技巧。”生产要素向大户集中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到了一个大加工场,只见门口挂着一个牌子:“应城市飞天粉笔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刘德林大步流星迎了过来。聊起粉笔,他笑容满面:“这里原是刘垸村小学。中小学集并到镇中心学校后,租赁下来办起粉笔公司。”刘德林是刘垸人。他说,村里做粉笔的小作坊虽多,但都属个体经营。农户们对市场行情了解不多,加上产品比较分散,价格也较低,形成不了优势。于是,他招兵买马,扩大规模,抗击市场风浪。飞天公司不算大,比起家庭经营却颇具规模了。教室用来作装笔车间和仓库,20多个晾晒架边,有几处做粉笔的工棚。工棚里,都是一男一女在生产五彩缤纷的粉笔。原来的教室里,有几个女工分散在几处熟练地分检打包 。装笔工杨艳红也是本村人,农闲时就在飞天公司打工。她一边把粉笔一组一组地装进小盒,一边回答我们的提问:“装一小盒粉笔只要半分钟。”“计件拿报酬,一天最多可赚70元钱。”“一共聘了多少工人?”刘德林回答:“一年到头都在生产,聘用工人数随订单的多少而变化。”“一年销售收入和利润是多少?”他却笑而不答。村支书忙帮他打圆场:“这是他们的商业秘密。”像飞天这样的公司,在刘垸村慢慢多了起来。村支书刘汉涛说,近几年,生产要素开始向大户集中。这些大户都办起自己的公司,在外有固定的合作伙伴和销售渠道。一些村民便放弃家庭式生产,到公司打工。夕阳产业的朝阳势头小粉笔虽然是个传统产业,但刘垸人善于创新,突破发展瓶颈,使这个夕阳产业向着朝阳产业精彩蝶变。过去的粉笔,最大的问题是擦黑板时,散落的灰尘满天飞。刘垸人通过小改小革,如今擦黑板时灰尘很少且垂直下落,被誉为环保粉笔。在书写型粉笔的基础上,应城市刘垸文华粉笔有限公司还开发出智能玩具型、知识运用型、灭虫杀菌型、玩具卡通型、竞技运动型等五大类300多种规格的粉笔。这些产品不仅环保,而且手感细腻冰滑,黑板绿板等均适用。应城粉笔生产过去一直沿用传统工艺,没有质量标准。应城市质监局组织技术力量对粉笔的尺寸、型号、书写率、抗折强度等指标作了明确规定,制定了粉笔生产标准,从而结束了应城粉笔无标生产的历史。文华公司法人代表刘大锋是从刘垸走出去的大学毕业生,在深圳工作了2年后回乡,致力于做大做强粉笔产业。与其他生产户和公司最大的不同,是他注重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刘大锋感觉,个体经营成不了规模,传统生产打不开市场。于是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致力由传统营销转向网络营销,由环保产品转向无尘产品。小小一支粉笔只卖几厘钱。刘大锋进行个性化产品开发,申请注册了文华牌商标,生产出了国际标准10克碳酸钙粉笔,出口一支可卖到1美元。他通过互联网谈生意。“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询单,而每个客户的需求又各不相同。要给客户解释产品、寄样品;同时要制作网页、拍摄产品照片;与网友交流生意经、工艺技术,积累人脉。”他说:“公司的绝大部分客户来自海外,近九成海外订单来自互联网。”“沃尔玛销售文华公司的粉笔。”这位刘垸村的“粉笔大王”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是我们的客户,每年都有可观的订单。”不起眼的小小粉笔,在刘垸人手中“点石成金”。昨日,村支书刘汉涛说:“目前在全国28个省市都有刘垸粉笔的身影,并出口海外。仅去年销售量达500万箱,产值过1亿元。今年销售情况比去年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