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娘坟”的故事
“五娘坟”的故事应城城北热火村,有一个叫五娘坟的坟地,该坟地隐藏一庄悲壮又无赖的往事。
清同治年间,遇绝谷大旱(稻谷将灌浆时遇旱,此时碗水救碗粮)。应城北乡西五团雷山冲出口处,有一面积0.8平方公里的官堰。官堰灌区为其下游鸡肠港一畈両坡的近千亩水田。官堰及水田皆现热火(古名不详)产业。时北乡西五团戴家河的田产,都在热火岗以东的古营地,不属官堰灌区。古营地只有,白虎(堂)塘、平(堂)塘等小塘,自然不能满足抗旱需要。戴家河人万般无奈,火烧眉毛——救眼前,急派五娘回娘家(热火),借调官堰水救急救粮。
五娘娘家人给足面子,同意从湾中岗子开挖一水渠,救戴家河大旱之急。当年戴家河营地大旱大收,热火也自豪不已,毕竟一门亲满门顾。皆大欢喜。
是年末,五娘娘家人要求五娘,告知婆家人填渠。若不填渠,后世以为:戴家河营地拥有官堰水份。五娘婆家人做了有心人 ,填渠时,渠底尽填稻草、茵子等,上覆浮土了事。
又年遇旱,再请五娘回娘家借水。娘家不许。婆家称有官堰水份。讼之官府,官府问案。娘家说 :戴家河无官堰水份。婆家说:有份,水渠为证。娘家说:水渠乃前年借水新开。官府验之,渠底尽淤泥。官断:乃旧渠,戴家河有官堰水份。却不知淤泥乃茵子、稻草腐烂所致。从此,热火寃丢官堰部分水权,戴家河营地拥有官堰水权。还另派“圆和人”执掌官堰水权。
千亩灌区水分权,不是小事。五娘回娘家,遭娘家人泄愤车裂。葬之地,曰“五娘坟”。
现在农村,大旱三年了。原来有塘堰水分的水田农户不能用水,被养鱼;政府为解决抗旱问题,新开挖的塘堰也被养鱼。农民想用水,没门!地方政府也“没法”。这些塘堰水分,恐怕都归五娘婆家私有了。万一,五娘娘家人怒了,出了新“五娘坟”怎么办,引起我们的政府思考吧!
谢谢关注
页:
[1]